为工地装上“智慧大脑”
为提高建设工程监管质量和效率,推进“互联网+监管”模式,广州南沙项目通过“数据一个库、监管一张网、管理一条线”实现建筑工地远程监控、信息数据实时共享,运用智慧监管平台和“数字化”工地构架出施工管理的“智慧大脑”,迈出了南沙区建筑行业治理现代化的坚实步伐。

广州南沙国际邮轮码头综合体项目位于广州南沙区港前大道东侧、虎门大桥下游,紧邻珠江入海口。作为一公局集团首个超高层住宅项目,项目严格实行集团企业“标准化、精益化、信息化”建设标准,引入“互联网”理念和技术,智能搭建成为全方位覆盖的“智慧工地”系统。当前,项目主要围绕安全、环境、效率等方面来开展“智慧工地”建设。
南沙项目为科学提高安全性,引进了先进的塔吊防碰撞系统,通过前端监控装置和平台无缝融合,实现了开放式的实时塔吊作业监控,准确标定塔吊坐标及角度后实现多台塔基的自动连接网功能。群塔施工监控、防止塔群间碰撞,区域防碰撞设置安全有效。
项目工地设置VR体验馆,并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,让员工身临其境真实感受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中的危险,如:高处坠落、震动、摇晃等效果,通过切身体验来增强人员安全意识 。
南沙项目坚持“绿色建造”理念,致力于建设绿色工地,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扬尘噪音智能监测系统,可实时提供结果,为施工现场准确监测噪声、扬尘等情况。当空气中的扬尘污染指数超过警戒线后,扬尘检测仪会发出报警,并自动启动喷淋降尘系统,达到降低粉尘浓度,改善施工现场环境的效果。
南沙项目通过对花名册、劳务合同、安全进出场、考勤、工资核算及发放等功能,实现劳务实名制管理,并对接广州市建设领域管理应用信息平台,通过人脸识别考勤设备和劳务管理门禁系统,随时了解现场各工种人数,对人员配置进行动态管理分析,把控资源调配,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,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。
随着南沙项目工地装上“智慧大脑”,工地现场的生产效率、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等得到了有效提高,工地的数字化、精细化、智慧化管理得以实现。施工现场更安全、建筑品质更可控、工人的权益也得到了保障。下一步,南沙项目将继续深化建筑工地智慧监管模式运用,建立健全智慧工地大数据管理体系,推动行业监管向信息化管理转变。(杨月)